内容:
近期,偷拍摄像头事件频发,从河北石家庄的民宿到河南安阳的妇幼保健院,再到广东东莞的羽毛球馆,这些“电子眼睛”似乎无处不在,令人震惊。这些事件不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,也对相关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。那么,为何在法律的严格约束下,偷拍设备仍然能够“登堂入室”呢?以下是三大原因:
-
涉事单位或场所对待偷拍的态度暧昧含糊。以安阳妇幼保健院为例,尽管在博主“影子不会说谎”报警后,警方及时进行了取证和拆除,但医院在随后的通报中并未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份、动机以及安装偷拍设备的方式等细节进行回应。这种将偷拍默认为“孤例”“个案”的做法,实际上是在暗示不法分子有机可乘。
-
犯罪成本与犯罪所牟取的暴利出现失衡。我国法律对偷拍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,但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售卖偷拍视频或直播观看权,每日收入高达五位数,而大部分偷拍偷录行为却只受到了治安处罚。这种“温和”的惩罚不仅形成不了多大威慑,反而有可能激发不法分子“搏一搏,单车变摩托”的心理。
-
公共场所偷拍事件中,最先发现的都是第三方“正义之士”或者是受害者本人,涉事单位或场所几乎很少自主发现。这说明偷拍偷录的链条已经相当齐备,令人防不胜防,同时也说明相关监管存在疏漏。因此,打击偷拍黑手不能仅仅依靠博主的曝光,更需要从源头进行整治,以免其伤害更多无辜。
综上所述,偷拍设备之所以能在公共场所“登堂入室”,主要是因为涉事单位或场所对待偷拍的态度暧昧含糊、犯罪成本与犯罪所牟取的暴利失衡以及相关监管存在疏漏。为了维护公共安全,必须严厉打击偷拍行为,从源头斩断罪恶的链条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义乌市辽想电子商务商行,本文标题:《经武快评 | 针孔摄像头“登堂入室”为何屡禁不止?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