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:
在中国新闻史上,闽籍新闻人以其卓越的表现和深厚的情怀,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们坚守新闻人的职业道德,用笔墨记录时代的风云变幻,推动社会进步,守护公平正义。
1897年后,随着维新运动的深入,国人开始重视报纸这一新的传播媒介,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的热情创办报刊,掀起了“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”。在这一时期,来自福建侯官的知名“斜杠青年”严复,就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先后创办了《国闻报》、《国闻汇编》,呼吁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“开眼看世界”,肩负起“鼓民力、开民智、新民德”的历史重任。其中,《国闻报》是北方维新运动的舆论阵地,当时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报纸。我们熟知的《天演论》最早就是在《国闻报》上发表,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国人。
与严复办报鼓吹变法相比,他的闽侯老乡林白水则要犀利得多。他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,为民请命,代民立言,坚守新闻人的底线。他说:“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,不说鬼话;应该说真话,不说假话!”这句掷地有声的名言,堪称林白水一生的写照。他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,和众多爱国民主人士一道,坚持不懈地探索救国救民之道,先后教过书、办过学、从过政,但更多的是办报。他提倡报刊通俗化、大众化,开创了中国新闻史上用白话办报的先河。
在闽西北三明,有一座小城,它是中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,它是著名新闻人邹韬奋的出生地、羊枣的战斗地,在中国新闻史上,占据着重要位置,这就是永安。战时的永安与全国的文化交流都不曾中断,大量抗日刊物齐聚永安发声全国。邹韬奋,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将书、报、刊集为一体的杰出出版家、政论家、新闻记者,是周恩来称之为“出版事业模范”的人物。他主办过报纸,撰写评论、通讯报道达数百万字,他创办的三联书店是读书者的心灵家园。
福州才子邓拓,在抗战时期坚持办报,以笔为剑,为人民发声,记录真实的历史。1941年秋季,日寇纠集7万兵力向晋察冀边区扫荡。当时,作为社长的邓拓坚持出报。报人们改装了印刷设备,所有的物资,8头骡子就能驮完。从1941年9月到10月,他带领大家游击办报,一个月内7次转移印刷设备,将该报办成“民族的号角”与“边区人民的喉舌和思想武器”。不仅如此,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,该报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《毛泽东选集》。
赵家欣,这位在抗日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,单枪匹马,西出武汉,北上郑州,东奔徐州,采访了正在同日寇浴血奋战的前线军民的战地记者,是福建唯一到台儿庄前线采访过的战地记者。在他的漫长职业生涯中,创造了福建省新闻界的多个“唯一”纪录。
新加坡归侨记者黄薇,也是回国参加抗战的唯一华侨女记者。1938年3月,她作为《星洲日报》特派记者重返祖国。同年,她剪了一头男式短发,毅然参加徐州会战武汉战地记者团,赴前线采访。黄薇从战争一线发出的报道,对唤起更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这些璀璨的星光,不仅照亮了新闻界的天空,也激励着当代新闻人,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、时代风云的记录者、社会进步的推动者、公平正义的守望者。让我们一同回望,致敬那些以笔为剑,记录时代风云变幻,也推动时代前行的福建新闻人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义乌市辽想电子商务商行,本文标题:《闽人智慧丨高山仰止,他们笔下篇篇都是爆款 》